地铁通风道及风亭设计规范 地铁通风系统原理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铁通风道及风亭设计规范,以及地铁通风系统原理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024 年真题)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下列场所中...

1、本题考查地铁车站排烟风机要求。区间隧道事故、排烟风机、地下车站公共区和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5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H;地面及高架车站公共区和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0.5H。

2、【答案】:A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规定,轨道减振措施根据减振效果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减振措施,中等减振措施,高等减振措施和特殊减振措施(与《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分为5级的说法不同)。

3、《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 规定:地下铁道隧道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并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与其相适应的防水措施。

4、目前进行地铁项目设计时,参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16条规定:其他各类排水泵站(房)的集水池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排水泵15~20min的出水量。综上相关规范和标准,从水泵工作安全性和压力出水管检修因素的考虑,笔者认为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建议取最大1台水泵15~20min的出水量计算。

5、书上有两个相类似的原则,一个是《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另一个是《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规定:“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6、《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 6.1.3地下铁道车站的站厅和站台厅、区间隧道、折返线和尽端线隧道应设置隧道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车站内的设备、管理用房应设置局部通风或局部空气调节系统。

地铁风亭与另个风亭之间距离多少米

m或10m。根据搜狐新闻网查询显示,曾经的规定是每个出风口间距要大于5m,而即将实施的新的地铁规范中新风与其他风亭风口的距离要达到10米。地铁风亭是地铁车站重要的通风设施,承担着地下车站及隧道的通风换气功能。

以前的规定是每个出风口间距要大于5m,而即将实施的新的地铁规范中新风与其他风亭风口的距离要达到10米了。

各风亭口间距应不小于5m,以避免风亭间相互串风,确保车站和区间的空气品质。按照建造形式,地铁风亭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1)独立布置的有盖风亭。作为独立设置的有顶盖建筑物,其高度约为3~12m,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风亭侧墙出风,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风口。

在地铁系统中,风亭和风井的设计与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当地条件、车站规模、环境标准等。一般而言,每个地下车站都会设有至少两个通风道以满足环控要求。若地下车站还包含其他公用设施,如地下商场,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设通风设施。

该附属结构施工工程量大,基坑最长约50米,最宽约40m,基坑深约12米,其中1号风亭局部深约20米;施工难度高,由于受制于前期大良35kV电力隧道始发影响,该附属结构分二期施工;施工环境复杂,周边地上建筑众多,人流密集,商业发达。

.2.17通风道和风井的风速不宜大于8m?s,站台下排风风道的风速不宜大于15m?s,风亭格栅的风速不宜大于4m?s。站台厅与站厅的风速宜采用1?5m?s。6.2.18地面进风风亭应设在空气洁净的地方,任何建筑物距通风亭的口部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5m。

地铁车站排水设计研究?

1、地铁车站的排水设计是车站给排水及防灾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及时排放车站内部的积水,对车辆的正常运行及各类电器设备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2、地铁车站的给排水系统承担着多重重要功能。首先,它必须满足车站日常运营、乘客服务和消防用水的需求,确保供应的水量、水质和水压满足标准,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提供基本保障。其次,系统负责确保车站内部及车辆段的排水系统畅通无阻,防止积水和污水淤积。

3、第一道防线:地铁站入口地面须高出周边地面60 厘米 地铁的出入口会设计数个向上的台阶(通常为4步),因此地铁站出入口会高出周边60厘米以上,形成防水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4、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是满足车站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保证车站和车辆段排水通畅,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服务,同时对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另外,车站排水系统还包括消防水系统。

5、车站内废水收集和排放流程如下:各类废水→排水地漏→轨道排水明沟 →主废水泵站→压力检查井→ 市政污水系统。

地铁风亭多少距离会拆迁

以前的规定是每个出风口间距要大于5m,而即将实施的新的地铁规范中新风与其他风亭风口的距离要达到10米了。

为防止灰尘进入地铁车站,一般新风亭风口距地面2m以上。各风亭口间距应不小于5m,以避免风亭间相互串风,确保车站和区间的空气品质。按照建造形式,地铁风亭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1)独立布置的有盖风亭。

征地范围主要是轨道交通沿线位于道路红线以外的建设用地,包括地下车站风亭、出入口及地面站厅;区间风井、车辆基地等。根据初步估算,工程征地4512亩,临时用地2029亩。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需对轨道交通沿线部分房屋进行拆迁,拆迁房屋面积总计约464789m2。

对于突发性的大型客流集散点,如大型的体育场一般只有突发性的客流,地铁车站的位置不宜离得太近,防止集中客流对地铁车站的冲击,车站出入口离开体育场出入口一般在300m以上,若是突发性客流的强度较大,距离还应该设置得更大一些。

风亭影响地铁建设。风亭影响地铁建设的原因有以下:土地征收与用地争议:地铁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城市中的土地拆迁和用地争议会导致建设进展受阻。城市规划与环评:地铁建设需要进行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估等程序。涉及到城市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估不通过或引发争议,会对项目造成影响。

在地铁系统中,风亭和风井的设计与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当地条件、车站规模、环境标准等。一般而言,每个地下车站都会设有至少两个通风道以满足环控要求。若地下车站还包含其他公用设施,如地下商场,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设通风设施。

地铁风亭和风井有什么区别还是一回事?

地铁风亭和风井在功能和位置上存在明显差异: 地铁风亭通常位于地面,作为地表建筑,它起到车站通风的作用。风亭的设计考虑了温度、噪音和景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通常通过安装消声器来减轻噪声问题。 地铁风井则是连接地下车站与地面风亭的通风通道,它使得地表与地下车站之间可以进行空气交换。

地铁风亭和风井的区别:作用不一样 地面风亭是通风道在地面出入口部位的建筑物,主要作用是新鲜空气的采集和排风。风井地下建筑通风和排气通道。结构不一样 地面通风亭一般均设有顶盖及围护场地,墙上设道门,供运送设备使用。风井在工程设计中,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和排气通道。

风井是建筑中预留的通道,主要用于通风或者防水,危急时刻也可用于逃生与消防。风井同时也是矿井专门用于通风的井筒。进入新风的井为进风井;排出污风的井为出风井。每个井田设置的风井数目,与采用的通风系统及风井布置方式有关,每个通风系统至少要有一个进风井和一个出风井。

关于地铁通风道及风亭设计规范和地铁通风系统原理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190791929@qq.com

本文链接:http://qcfgsb.com/post/6873.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